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学生资助 工作者的一封信》印发和“两课”“两信”
“两回执”等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9-10  查看次数:
 
 
各院(系部):
为号召广大学生资助工作者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学生资助工作者的一封信》印发工作。为全面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撰写了《致学生资助工作者的一封信》。请各院(系部)按学生资助工作者人数及时印制《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学生资助工作者的一封信》,并确保在9月10日前,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资助工作者。
二、上好“两节”资助政策宣传课。一是在新学段新生入学初,以班级为单位向新生及时、集中宣传介绍本学段国家和省学生资助政策。二是在学段末学生毕业时,向毕业生及时、集中宣传介绍下一学段国家和省学生资助政策,上好资助政策宣传“两节课”,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学生资助政策,集中精力安心学习。
三、做好“两封信”发放和“两回执”回收工作。一是写好“两封信”。为每名在校生写一封介绍本学段资助政策的宣传信,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本学段学生资助政策;为每名享受资助政策的学生写一封该生享受资助情况的说明信,让学生和家长及时知晓已享受到的资助项目。二是做好“两回执”回收工作。“两封信”要附有回执,家长阅读后签字的两封信回执各院(系部)要及时回收存档,确保学生和家长及时知晓应享受政策和已享受资助情况,切实做到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
四、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学习工作。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资助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各院(系部)每年组织1-2次资助工作专项理论学习。做到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素质优良,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通业务。
 
 
 
附件: 一、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学生资助工作者的一封信
二、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三、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回执
四、享受资助情况的说明信
五、享受资助情况回执
 
                                        
                                      
 
                                                       
                         邢台学院学生处
                                     2018年9月4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学生资助
工作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学生资助工作者:
您好!
时光荏苒,又到了一年考录季。历经多年奋斗,一大批莘莘学子即将通过升学考试,迈入更高学府深造。当孩子们沉浸在考试后的轻松和舒缓中时,作为学生资助工作者的您却正在紧张侯考,为一大波“小鲜肉”的顺利到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全面发力,力求在暑期考录和新生入学期间答好学生资助这张民生试卷。在此,我们向辛勤工作的各位学生资助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为答好学生资助这张民生试卷,请您与我们共同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请拿起手中的“扩音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送政策上门,让学生全面了解什么时候、到哪里、怎么申请国家资助;对一些地方、个别媒体的片面或不实报道,要及时跟踪,正面引导;通过警示教育使学生知晓诈骗分子惯用的行骗伎俩,提高安全意识和甄别能力,防范电信诈骗、套路贷、回租贷等陷阱。
第二,请随时保持“热线”畅通。按时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认真受理学生和家长的咨询投诉,做到“件件有说法、事事有落实”,实实在在为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请落实好政府的“大礼包”。全面排查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给每一名新生打个电话,确认其是否存在经济困难。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国家助学金等多元混合方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障他们无忧入学、安心就学。
第四,请保护好学生的“小秘密”。保护学生的隐私,不搞演讲比穷,不集中发放具有明显标识的资助物品;宣传资助工作和受助学生典型时,涉及学生个人的事项,发布前请征得学生本人同意。
写好学生资助奋进之笔、答好学生资助民生试卷,是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牢记这一使命,把资助的责任扛起来,尽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贴心人,为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春风雨露”、带去学校的关怀和鼓励,给学生及其家长一个温暖的答复,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8622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国家奖学金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本专科学生5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学年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不能同时获得。
国家助学金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设2-3档。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补偿代偿金额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每年补偿或代偿总额的1/3,分3年补偿代偿完毕。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偿代偿金额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退役复学学费减免金额按照实际收取学费确定,每生每年均不高于8000元。
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对其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补偿代偿金额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师范生免费教育
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资助由各地自行实施。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但不能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教育资助。内容:一是学费资助;二是家庭经济困难退役士兵学生生活费资助;三是其他奖助学金资助。学费资助标准,按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学费标准,每学年每生最高不超过8000元。生活费及其他奖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国家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从2012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启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解决学生家庭至录取学校间的路费及入校后短期生活费,省(区、市)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500元,省(区、市)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1000元。
勤工助学
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机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考虑。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
绿色通道
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河北省建档立卡资助
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冀教贷函[2016]82号】、《河北省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冀教财[201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的通知》【冀教财[2017]23号】精神,在河北省普通高校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河北省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持扶贫部门颁发的扶贫手册在所就读院(系部)登记后,并按要求提供相应申请材料(扶贫手册复印件、《河北省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学生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等),先入学就读,经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在学校就读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国家助学金资助
邢台市建档立卡资助
从2018年秋季开始,在邢台市范围内实施建农村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无障碍入学资助工作。
1.资助对象:一是具有邢台市户籍,且在我市公办中小学校、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高校就读的全日制正式注册学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二是具有邢台市户籍,在市外高等学校就读的本、专科全日制正式注册学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
2.资助对象认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无障碍入学学生资助的对象由当地扶贫部门负责认定。
3.资助程序:一是具有邢台市户籍,且在我市公办中小学校、中职(含中专、技工)、高等学校就读的全日制正式注册学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于当年9月20日前由学生本人持户口本、扶贫手册、申请表(格式附后)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报当地教育部门汇总后(格式附后),于当年9月30日前提交扶贫部门审核。审核确认后,由市、县市区教育局向本级财政申请资助资金,于当年11月底前一次性发放给学生。二是具有邢台市户籍,在邢台市外高等学校就读的本、专科全日制正式注册学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于当年8月15日前由学生本人(当年新考入高等学校的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持所在高校在校生证明(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户口本、扶贫手册、申请表(格式附后),经当地教育部门(审核是否为在校高等院校学生)、扶贫部门(审核是否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审核后,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无障碍入学学生资助资金,财政部门要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及时发放资助资金。
4.资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学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600元;普高、中职、高校每生每学年800元。
5.资金安排:市属高等院校、中职、高中和义务教育学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无障碍入学资助资金由市级财政负担。市外高等学校、县市区属中小学校及中职学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无障碍入学资助资金由县级财政负担。各级政府要将无障碍入学资助资金列入专项预算,确保与国家各项资助资金同步发放。
对在落实好以上资助政策后,仍有困难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兜底解决,确保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无障碍入学,坚决防止因学致贫。
 
                                                           邢台学院
                                                        2018年8月29日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回执
邢台学院:
         我已知晓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享受资助情况的说明信
 
           家长您好:
           该生在             学年,享受资助情况如下:
一、
二、
三、
                                    邢台学院
                                           院(系部)(公章)
                                          年   月    日
 
 
享受资助情况回执
邢台学院:
         我已知晓           (学生姓名)在校期间享受资助情况。
 
                                    家长签字:
                                               年   月   日